早期辛勤的農業社會,常透過地方仕紳結合當地居民自籌經費開鑿水圳,拓展農業灌溉水系、增益農田產值效益案例實不勝枚舉,當時灌溉水源得來不易,為能有效提升輸水效益,以確保灌溉水源抵達農民自家水田,受益農民自發性進行渠道維護管理行為,實為保護自家財產與提升生活經濟收入應有作為;故早期圳路維護工作,其上述管理行為,除為農民耕耘自我農作事業勤勞展現外,更成為農友辛勤較勁的指標,其渠道區段如有維護不周之處,容易成為當地農民茶餘飯後的笑點,是以早期純樸農業制度下,水田周邊的渠道維護工作,已是受益農友本我需求管理的工作,形成”不惜工、無計成本”(台語)的特色。
隨著時代的演進,政府在十項建設基礎建設開發下,農業社會逐步轉型為工、商業並進兼作農業的樣態,成為當時代的社會結構特色,再加上政府強化水利會組織,補助經費的挹注,由水利會結合地方農民辦理渠道維護機制,逐漸由不計成本的流汗工轉為義務職的津貼補助,持續透過基層小組協助農友維護渠道通水工作。
再隨時間的更迭,協助巡管地方水圳的農田水利會的老兵,因農業生產結構的改變(代耕制度盛行),其自發性的水圳維護管理效益已有逐年降低跡象,小組人員維繫水圳管理工作日漸吃重,是以圳路維護機制實有適度調整之必要,減輕水利小組維護工作任務實為勢在必行的工作。
本處轄管圳路多達一萬餘條,分由10個工作站管理,每年依季節及渠道屬性(給水、排水)需求進行渠道維護;惟因傳統農業轉型及圳路協勤管理人員高齡化所趨,其維護效率越來越難以因應社會大眾陳情所需;本處於110年起已將傳統工作站僱工除草模式,逐步轉為開口契約發包承攬,以減輕工作站小組協勤工作,並期符高效率社會需求。